第321章 两杆大烟枪_1990:从鲍家街开始
乐文小说网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321章 两杆大烟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1章 两杆大烟枪

  “不多,二十万英镑。斯汀夫妇希望我们能再多投一点,但是我想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首先,盖里奇毕竟是个新人,他的电影没有经过市场印证,其次,他的这部电影比较特别,未必能够符合大众的口味。”

  周彦知道张有安的顾虑是对的,《两杆大烟枪》这种电影,在现在来看,是非常特别的,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

  虽然他们都喜欢这个剧本,但谁也不想做亏本的买卖。

  斯汀夫妇肯定心里也是犯嘀咕,不然的话,也不会拉着汤臣来投资,他们自己就能搞定了,毕竟这部电影的成本原本就不高,这点钱对他们夫妇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找汤臣来帮他们分担风险,他们能轻松很多。

  周彦想了想,说,“回头有时间把剧本拿给我看看吧。”

  “我办公室就有,现在就可以拿给你看。”

  “嗯,先把《我们正年轻》的小样录好再说吧。”

  张有安拍了拍额头,“对,先把正事干了,走,我带你过去,现在我们办事处的配套还是可以的……”

  ……

  办事处的配套确实还可以,但也只能录个小样,想要再干点更高级的就不行了,首先一个,录制设备跟录制环境就很一般。

  好在小样也没什么要求,办事处的设备基本够周彦用了。

  他的效率也很高,一首四分多钟的小样,他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给录制出来了。

  周彦在录制的时候,张有安一直在旁边听着,越听他就越高兴。

  张有安知道,有了这首曲子,完全可以把新百伦那边给拿捏住了,就算新百伦不要,也还是会有大把的唱片公司会要的。

  周彦果然从来不让人失望,不管是音乐还是电影。

  音乐录制结束之后,周彦问张有安,“要不要把录音带送给威廉姆斯?”

  张有安却笑着摆手,“不急,等他再来找我,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吃饭。”

  中午两人没折腾了,入乡随俗吃了点三明治跟沙拉就完事。

  吃过饭之后,张有安就把《两杆大烟枪》的剧本拿给周彦看。

  在周彦翻开剧本之前,张有安还提醒道,“这个剧本写得可能有点乱。”

  周彦笑了笑,啥也没说,就直接翻开了剧本。

  正如张有安所说,《两杆大烟枪》的剧本写得确实有点“乱”,不仅仅是叙事结构“乱”,人物关系也非常乱,一般人拿到这样的剧本,第一遍甚至都看不懂。

  但是对于周彦来说,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首先,周彦记忆力非常好,这些看似复杂的人物关系,他只看一遍就能记住,其次,电影他是看过的,故事情节跟人物关系早就了然于心中。

  张有安给他的这个剧本,跟《两杆大烟枪》电影的情节基本上是一样的,没什么变化。

  这也可以理解,这类多线叙事,环环相扣的剧本,在后期拍摄的时候很难做出大的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改一个地方,其他很多地方就要跟着改动。

  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中间少一块,后面就没有办法连起来。

  周彦很快就把剧本看完了,当他把剧本合上,张有安迫不及待地说道,“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看第一遍的时候,很容易晕……”

  他还没说完,周彦就笑眯眯地说,“我能看得明白,确实是个好剧本。”

  周彦的话,让张有安愣了一下,随即他有些挫败地说道,“好吧,果然你这样的天才跟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这个剧本被很多人看过,但几乎每个人第一遍看完都有些晕头转向,泰勒也坦言自己必须要做笔记才能看得明白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

  张有安也是担心周彦捋不清楚人物关系,感受不到这个剧本的魅力,谁知道周彦压根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果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周彦自己就是个电影天才。

  能写出《第六感》跟《禁闭岛》这样的剧本,理解《两杆大烟枪》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张有安的挫败感只存在了不到一秒钟,很快他就平复了心情,又问周彦,“你觉得这部电影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么?”

  周彦摇摇头,“我又不是观众们肚子里面的蛔虫,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喜欢?我只能说,我作为一个观众,肯定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嗯,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们投二十万英镑,就不亏。”

  反正二十万英镑也不多,对他们来说,风险不大,这类小成本电影,本来就是以小博大,亏也亏不了多少钱。

  周彦想了想,说,“其实我认为,可以多加点投资。”

  “多加点投资?”张有安意外地看着周彦。

  周彦能说出这话,就证明他其实是看好这部电影的市场的。

  “反正电影的成本也不高,就算全包了也花不了多少钱。”

  “全包肯定不可能,斯汀他们也要投,但是提高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还是有希望的。”张有安还是有些不确定,“你真的认为应该多投一点么?”

  周彦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如果公司不投的话,我倒是想投点钱。”

  虽然周彦也不想抢汤臣的捡漏机会,但如果汤臣不愿意多投,那么他可不想浪费。

  张有安挑了挑眉毛,虽然周彦没有给他肯定的答复,但是这个回答已经非常明确了。

  沉吟片刻,张有安坚定地说道,“好,我今天晚上就跟徐总汇报一下这个情况,看能不能多投点钱。”

  其实这通电话还没打,张有安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徐总对周彦太相信了,只要她知道周彦看好这部电影,肯定会无条件地去投资,别说是几十万英镑,就算是几百上千万英镑,徐总都能掏。

  张有安有时候觉得徐风太过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旦喜欢某个导演,就会无条件支持,之前陈恺歌是这样,后面周彦也是这样。

  徐风这样,有好有坏,好的是,如果她相信的人不辜负她的信任,那么收益就会非常高。

  坏的是,被她相信的人一旦掉链子,风险就会很大。

  陈恺歌就是一个明证,《风月》这部电影已经掉链子了,虽然《风月》的失败没有让汤臣伤筋动骨,但是继续这样下去,就不好说了。

  好消息是,因为《风月》的失败,陈恺歌似乎也已经不太想跟徐风合作了。

  陈恺歌或许认为,《风月》的失败,有部分原因是汤臣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但是徐风真的已经很够义气,该给的都已经给了,电影拍成什么样,徐风也左右不了。

  至于周彦,到现在还一直没有掉过链子,而且发展越来越好。

  正因为有周彦的存在,汤臣电影这几年的发展才能如此只好,徐风无条件相信周彦,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w01.com。乐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ew01.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